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雙幣信用卡 5銀行有意發行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投資理財能力欠佳 台灣人太依賴現金-貝萊德集團調查
台灣投資人的投資理財能力尚待加強。貝萊德集團調查發現,台灣投資人最擔憂通膨、對投資前景信心低落,加上「認知與實際行為」差距很大。
貝萊德集團(BlackRock)昨發布2014年全球投資人意向調查,此次調查跨越歐、亞、美三大洲、20個市場,共2萬7500名受訪者,台灣受訪者為1000名。
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認為國內經濟狀況(53%)、高生活費(52%)和通膨變化(51%)是投資理財的前三大隱憂,其中通膨變化的擔憂高居20個市場之首(全球投資人平均僅38%擔心通膨);此外,對自己未來的財務前景,歐美人士較2013年更正面,但台灣民眾看法與2013年相當,且相對低於亞洲其他市場。
若觀察投資配置,貝萊德投信總經理馬瑜明分析,台灣受訪者的認知與實際行為有頗大的落差,包括擔心通膨的程度為全球最高,卻對現金過度依賴;重視退休,為退休準備做的卻不夠積極;想要財富成長,卻較依賴收益產品。
馬瑜民說,台灣民眾投資組合中現金持有過多,可能會面對通膨風險並侵蝕未來的購買力,影響長期投資理財的效果,應該採取更多元資產配置,讓手邊的資金發揮更大效用。
詳情參閱原文-貝萊德集團調查:台灣人太依賴現金 投資理財能力欠佳
修正境外基金投資我國證券市場比率及國人投資個別境外基金之金額比率
按現行法令規定,國內投資人投資金額占個別境外基金淨資產價值之比率(以下簡稱境外基金國人投資比重)原則不得超過70%,另境外基金投資於中華民國證券市場之比率不得超過其淨資產價值之70%。
考量境外基金國人投資比重超過50%,已可顯示該境外基金以我國為全球銷售重心,金管會為落實差異化管理,並鼓勵境外基金機構深耕在臺資產管理業務,爰發布函令調降境外基金國人投資比重上限為50%,但基金註冊地經我國承認並公告者,或境外基金機構經金管會專案認可,對提升我國資產管理業務經營與發展有具體績效貢獻事項者,前述投資比重上限維持為70%;金管會並得視證券市場管理需要,調降個別境外基金之國人投資比率上限至40%。另鑑於境外基金投資單一國家證券市場之比重達50%,即係以該市場為主要投資地區,爰併同將現行境外基金投資於我國證券市場之比率調降為50%。
為降低本案對市場之衝擊性,金管會爰訂定緩衝期,自105年1月1日起生效,俾利業者因應。屆時已於國內募集銷售之境外基金,不符前揭新規定者,應予暫停新申購交易至符合規範,原已投資該等境外基金之國人並不受影響,仍得繼續持有或辦理買回、轉換交易;原採定期定額扣款者並得繼續依原契約扣款。
金管會並要求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總代理人及銷售機構,不得以這項新規定為廣告或促銷之訴求,如有藉此誤導投資人進行基金交易之情事者,金管會將依法處分。
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
DIY染髮,要記住的7件事
染髮要記住的7件事
或許是現代人煩惱多容易長白髮,也沒時間上美髮院染髮,染髮劑不再神祕地只有在美髮沙龍看到,而是在一般賣場、網路、美妝店到處可見了。
品牌也愈來愈多,銷量愈來愈大,這表示在家DIY染髮愈來愈普遍了。一組染髮劑,從百來元到四、五百元都有,大半都貼上「不含PPD」的標籤。對消費者來說,就算不知道PPD是什麼,也會跟著避險。(從眾心態吧!PPD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要不,怎麼大家都強調不含有。)
PPD化學全名是ParaPhenyleneDiamine,中文是對苯二胺。寫法上還有p-Phenylenediamine、1,4-diaminobenzene,都是一樣的成分。
天然、植物性配方就對嗎?
染髮族必須有的危險意識是,染髮劑對皮膚的刺激性、毒性與危及健康的後遺症,遠遠大於擦在臉上的化妝品。
朋友送我一組聲稱印度原裝的「指甲花純植物染髮劑」。友人說非常安全,染後髮絲柔順,她都整頭塗上後戴上浴帽,一小時後洗掉,非常方便。產品很搶手,常賣到斷貨。
我看了包裝盒上的成分欄,再到藥檢局網站的「含藥化妝品許可證」進行查詢,結果跟一般的化學染髮劑的組成,如出一轍。
所以,請留意那些拚命吹噓草本染髮劑、純植物性染髮劑的品牌。有些業者就吃定消費者「學問有限」,道貌岸然地告訴你PPD有多可怕,混淆你的認知注意力來促成購買,但其實賣的也是含PPD的產品。(這種情況,網路不少,特別要提醒網路購物,一定要非常小心。)
按我國法規規範:染髮劑必須取得核准字號才能銷售。而且因為「色號不同」使用的染料成分就不同,因此規定每一個顏色編號,都需要申請一個衛生署核准字號,才能上市販賣。例如進口品牌得申請「衛署妝輸第xxx號」,國內品牌必須申請「衛署妝製第xxx號」。
所以,不論聲稱是天然的或植物的或不含PPD,只要上衛生署藥檢局網站確認有沒有含PPD、含量多少,立刻真相大白。你只要利用包裝盒上的字號(或以產品中英文名稱、代理商、製造工廠名等皆可)就能查詢。而若根本查不到,那你還敢買嗎?
不含PPD,安全就有保障?
PPD是色料的「半個」身子。染髮劑的AB兩劑,就像兩節式的組合玩具。之所以要兩劑式設計,就是為了要在「頭髮裡」顯色,將色料拆解成A與B兩部份,等滲進去頭髮後再組合。
PPD是染髮劑的A部份,必須跟B部份組合牢靠後,才能顯現出想要染髮的顏色。
兩劑式的染髮劑中,PPD在第一劑裡。粉劑式的染髮劑(使用前加水或其他液體混合者),就含在粉劑裡。
PPD是染髮劑中主要的接觸性過敏物質。因為個人膚質差異,常有不同程度的過敏症狀發生,像是發癢、紅腫、濕疹等癥狀。
台灣民眾偏好染藍紫色調、灰黑色調、棕色調,都必須強力借重PPD來當組合的A部份,而其他紅、黃、綠等色調,則使用非PPD的成分。(但嚴格說還是跟PPD的結構類似)
你會發現同一個品牌的染髮劑,有些強調不含PPD,有些則無。其實是「色調」決定採用什麼當染髮劑的A部份。但擺在一起銷售,就能微妙地發揮整個品牌都不含PPD的遮蔽效用。
消費者不能以「一粒屎,壞了一鍋粥」來看待PPD,以為撈掉它就沒事。染髮劑中所使用的主力成分,不論第一劑或第二劑,對皮膚全都不友善。不管你要DIY染髮,或者家人要染髮,請記住以下重點:
1.選擇一款較安全的染髮劑品牌。
2.染髮前一次的洗髮,不要用潤髮乳、髮膜或髮蠟,避免「附著太多」外來物質在髮絲上,免得染不上去。
3.染髮時,先不要洗頭髮,直接用噴槍將頭髮噴「半濕」,這樣比較好梳理,也比較容易均勻塗上去。(不洗頭是要「留住」好不容易在頭皮上養出的護頭皮油垢)
4.找個人幫忙會比較「確實有效」。方法是先將第一劑擦在頭髮上(這其實大概要10~15分鐘才能完成),全部擦完後,再將第二劑塗上去。全部塗完後,用雙手(當然是戴手套)把全部的頭髮抓一抓,讓塗上去的染料更均勻。
5.等多久?夏天(室溫27度以上)半小時內就可以。冬天(室溫17度以下)四~五十分鐘左右。大原則,不超過1小時。
6.溫水沖頭髮,而且一定要沖到沒顏色。(不用擔心,這些顏色本來就沒鑽進頭髮裡)儘量把頭皮沖乾淨(先別用洗髮精,沖到沒顏色才用洗髮精)。
7.最後一定要用潤髮乳,而且是傳統「會起泡」的潤髮乳。因為潤髮乳是酸性,而且酸度還滿酸的PH3左右。拿來全頭潤髮,是為了要中和染髮劑的鹼性,讓頭髮不至於角質崩盤,愈染髮質愈慘。
染髮前兩天不洗頭
染髮最重要的概念是:不讓染劑接觸到皮膚。避免染髮劑傷人的作法,就是謝絕與皮膚(頭皮)接觸。
染髮前,至少兩天不洗頭,目的是讓頭皮充滿油脂膜保護。不用雙效洗髮精或護髮乳,確保染髮時可以順利著色。染髮前,在頭髮與皮膚交際處塗上像是凡士林之類高油度高封閉性的產品保護。鹼劑、雙氧水等都是水溶性分子。所以,只要油脂防禦牆夠密實,就不會有闖關成功的機會。
文章出處: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2281&page=1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異位性皮膚炎秋冬保濕大戰開打
